《直播轉生:我被人從鎮魔塔挖出來了》[直播轉生:我被人從鎮魔塔挖出來了] - 第2章

雖是看似玩笑的報警電話,卻受到了文物局的高度重視。

在報警電話結束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當地文物局就派遣專家乘坐直升飛機趕到了事發地點。

經過初步勘察,到場的專家震驚的發現,這裡的墓葬規模之宏大,遠超一般的王侯貴族,甚至足以與帝王陵墓媲美。

陵墓高十八丈,也就是接近六十米。

但與正常陵墓四四方方的造型不同,這座陵墓有八條邊,每條邊長一百零八米,仿若一尊宏偉的佛塔。

這個規格,已經遠遠超過了普通王侯的水平。

在古代,墓葬有着嚴格的標準,什麼人,用什麼規格的墓葬。

普通百姓的墓葬是什麼規格,不同品級的官員什麼規格,王侯將相的墓葬又是什麼規格,都有着明文規定。

不同朝代,在墓葬規格限定的規定有所不同。但毫無疑問,除非墓主人想要造反,一般人不敢逾越。否則一旦被朝廷發現,肯定是要追究責任的,輕則全家人頭落地,重則九族全滅,絕不是鬧着玩的小事。

除此之外,還有另一個疑問,隨之湧上了專家的心頭。

王八屯地理位置偏遠,風水極差,什麼樣的王公貴族會在這裡建造陵墓?

但因為只是初步勘察,沒有找到任何可以確定墓葬年代,以及墓葬主人身份的證據,這個問題暫時沒有得到任何的答案。

當專家將自己的勘察結果報告領導,領導大驚失色,挖掘帝王陵可是天大的事情。

畢竟這樣規格的陵墓,整個華夏也就那麼多,挖掘一個就少一個,更別說還有無數皇陵帝墓在歷史上損毀,真正保存完好的屈指可數。

在王八屯發現一座沒有任何記載的帝王陵,往小了說,可能挖掘到新的歷史,讓世人了解到一個時代,一些早已埋藏在歷史煙雲中的故事。往大了,這可是官老爺們的政績啊,有了政績,才能往上爬,才能升官發財。

領導當機立斷上報國家文物局。

很快,王八屯發現大規模墓葬,很有可能是帝王陵的消息受到了國家的高度重視。

數百武警出動,封鎖陵墓周圍方圓百米,禁止任何人進入墓葬範圍,防止可能出現的盜墓賊,以及聽到風聲前來搶奪文物的村民。

總之,朝廷派遣的專家團到來前,任何人不能私自開挖,只能進行在不損傷墓葬的情況下對墓葬的範圍進行探索。

同時,朝廷立刻組織了重量級的考古團隊,在軍隊的護送下趕往事發地點。

盜墓賊是凌晨自首的,當地文物局專家是早上趕到的事發現場,朝廷的重量級專家考古團隊則是在中午來到的事發地。

這次考古的總指揮,則是考古領域內赫赫有名的潘定國院士。

潘定國年過七旬,但身體狀態極佳。

他面色紅潤,充滿了健康的色澤。滿頭銀髮茂密,足以讓大部分的程序員心態爆炸。

對於這次的考古挖掘,潘定國格外的慎重。

因為一旦確定這裡是元朝皇陵,對考證華夏歷史,將有着無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元朝建國不過百年,但也經歷了十數任皇帝。可從元朝滅亡至今已經超過八百年,但始終沒有任何個人,或者組織,發現元朝皇帝的墓葬。

至於原因,主要有兩點。

第一點:游牧民族崇尚自然,認為死後回歸自然是最好的,所以皇帝死後都採用密葬的形式,一來完成了回歸大自然的願望。

蒙古雖然佔據中原,但是仍然保持了一定的游牧民族的本色,遷徙不定,為了防止遷徙之後先人陵墓不被破壞,於是都不建立陵墓。

元朝皇室的墓葬形式,是將一個大的樹木從中間剖開,然後挖空,將皇帝的屍體處理之後,放入大樹中間,之後用金箍兩數合起來而深埋於地下。最後再將墳墓風水用馬蹄踐踏,踐踏完之後在墳墓的上面再種上草。

直到草木豐茂,與周圍的環境沒有任何區別,至此才算完成了墓葬。之後會殺死所有知情者,如建墳墓的人,送葬的隊伍等等。這樣一來,就再也不會有人知道墳墓具體埋在哪裡了。

第二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史書上記載,元朝皇室盛行薄葬,陪葬品不多。

以上皆為史書記載,至於是否可信,潘定國院士也不敢完全確定。因為八百多年來,從未有人找到過元朝皇室的墓葬。

潘定國院士觀察了周圍的山水地形,眉頭緊縮成一團,心中謎團越發深厚。

墓葬文化在華夏文化中有着不可忽視的地位。

不論是帝王將相,還是普通百姓,無不希望先人能有一處好的墓葬。因而風水,是古代墓葬極為看重的東西。

風水也稱青烏術、青囊術,較為學術性的說法叫作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