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人在許都大獄,獄友曹昂》[三國:人在許都大獄,獄友曹昂] - 第10章(2)

「可有人覺得我老了。」

曹操輕嘆一聲。

對蔡琰的拒絕,他始終耿耿於懷。

「是誰睜着眼睛說瞎話?侄兒這就去替您出氣!」曹安民掄起拳頭,怒氣沖沖地道。

「咚!」

然而他話音剛落,腦袋上就挨了個板栗。

「和你說過多少回了,做事不要魯莽!能不能動動腦子?」曹操訓斥道。

曹安民心底有些委屈:您這沒頭沒腦的來一句,我就是動腦子,也不知道該往哪動啊。

「對了叔父,您剛才說的重要的事情是什麼?」

曹安民連忙轉移話題。

「等荀公達和郭奉孝來了再說,你去把子脩也叫過來。」

「好勒,這就去!」

曹安民如獲大赦,連忙跑了。

不一會兒,曹昂和曹安民兩兄弟前腳剛到,荀攸和郭嘉二人後腳進門。

「主公,軍隊和糧草我們都已經做了安排,另外找占卜星象之人推算了一下未來的天氣,半個月後將會轉晴,適合出兵。」

荀攸以為主公這麼急把自己叫過來,是詢問出兵安排之事。

畢竟將天子接到許都已經幾個月了,各方勢力蠢蠢欲動,朝廷官員頗有微詞,立威之舉刻不容緩。

因此早晨說完之後,他立馬就去辦了。

本以為主公會誇獎兩句,誰知道他卻開口道,

「告訴將士們,這仗先不打了。」

荀攸、郭嘉以及曹安民三人,頓時傻眼。

「主公,現在很多朝廷官員還吵着要回洛陽呢,甚至有人暗中詆毀於您。此時若不立威,只怕難以服眾!」

「對啊叔父,不是已經商量好了嗎,先拿張綉開刀?」

荀攸和曹安民不解地看着曹操。

而郭嘉的目光,卻關注着一旁的曹昂。

大公子的臉上沒有疑惑,顯然早已知道他們要攻打張綉。同時也沒有驚訝,說明他也知道不攻打張繡的原因。

莫非,是大公子的改變了主公的想法?

「不是不立威,而是換一種方式。」

曹操不急不緩地解釋了起來,

「兵法有云: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

「你們也說了,張綉現在如涸轍之鮒。攻打他如竭澤而漁,得到的只是一時的好處;而將他引入江河,可獲得長久的利益!」

荀攸和郭嘉二人聞言,陷入了沉思。

片刻後,郭嘉道,「您有心拉攏,只怕張綉無意投靠。」

「奉孝說的沒錯,張繡的叔父乃漢賊,護送天子東歸時出爾反爾,讓天子和百官吃盡了苦頭。張綉必然會擔憂百官不能容忍,而拒絕您的一番好意啊。」

荀攸補充道。

曹操擺了擺手,「張綉現在缺少果腹的糧食和保暖的衣被,而能夠提供給他的,只有我和劉表。如果我們派兵討伐,等於是把他推給了劉表。能用一些錢財就能解決的敵人,為何要用武力呢?」

「況且,天下官員皆由天子敕封,就連四世三公的袁紹都不例外,張綉一個遊魂野鬼又怎能拒絕朝廷徵召?只要我們拿出足夠的誠意,張綉必定會真心投降!」

一個張綉不足為懼,可他要是和劉表聯合,必定會成為心腹大患!

宛城離許都太近了,張繡的存在如芒在背,不滅張綉根本沒辦法放開手腳去對付其他人。

現在張綉還沒有和劉表聯合,正是拉攏他的最佳時機!

郭嘉此前就產生過這樣的想法,只是沒有曹操想的這麼透徹,故而覺得交不如伐。

此刻曹操之言如醍醐灌頂,令他瞬間通徹!

然而郭嘉很清楚,曹操骨子裡是好戰的,他絕對不會想到這種辦法。

難道是大公子?

不!

那就是個會耍點小聰明的的莽夫。

「看來,主公背後有一位高人指點啊!」

郭嘉心中暗道!

……

待續...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