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謀:梟雄稱霸》[大明謀:梟雄稱霸] - 第1章(2)

餓了整整一個冬天的小狼。

劉學究和張寡婦連早飯都沒有吃,肚子里根本就是空的,全等着今天的這頓吃喝來填滿呢,真得很想抓起白面饃饃先大吃一頓,但卻顧忌着鄉里鄉親的臉面表現的非常矜持,各自做着自己的事情,眼角的餘光卻不時的掃向灶台那邊……

太陽已經升起來房檐子那麼高了,估摸着已過了巳時光景,四列用木板搭建起來的大通桌一直延伸到了院牆處。

穿着黑襯面棉袍的李府管家扯着嗓子高喊了一句「上甜糕」,摻和了棗泥的黃米糕頓時成筐成筐的抬了過來。那些個流着青鼻涕的娃娃們頓時圍攏上來,好像瘋了一樣哄搶起來。

雖然幾乎所有的鄉親都和劉學究一樣,為了吃這頓好飯食早就把肚子餓的扁扁,但卻對那些甜糕不屑一顧,繼續忙碌着自己的事情。因為大家都已有了經驗,知道這些甜糕不過是哄孩子的玩意,如白面饃饃和老肥肉片子這樣的好吃食還需要再等等。

按照大旗庄的傳統,不足十四歲的孩子不能和大人同席,所以先用些甜糕哄哄他們。等到把孩子們安頓下來之後大人們就可以安安穩穩的上桌吃宴席了。

宴席上有的是好酒好菜,酒菜過後還有不限量的白面饃饃和肥肉片子,那才是招人稀罕的好吃食呢。

所以,大人們還在等待,等着真正的宴席開始。

一同等待的還有那些早已餓的前胸貼後背的花子們。

沿街乞討的花子們也有規矩:不能上桌和主人家同食,而是要等到主人吃完之後才能在牆角或者門外吃剩下的。

又甜又糯的黃米糕堵住了孩子們的饞嘴巴,讓他們老老實實的圍坐在大通桌兩旁,李府的僕役和幫忙的鄉親們則趁機擺開一張又一張八仙桌,將剛剛準備好的盤菜和「高粱燒」端了上來。

「請各位鄉鄰賀客入席!」

隨着李府大管家的一聲高唱,早已等待多時的鄉親們紛紛落座,劉學究和張寡婦分別撿了最近的位子坐定。

賓客入座之後,壽星佬終於登場了。

作為壽宴的絕對主角,李吳山李老爺專門穿了件子團字福袍,頭戴挽了雙護耳的獺兔皮棉帽。微微勾起的嘴角似乎永遠都帶着笑意,看起來似乎缺少一點大老爺應有的沉穩,反而多出了幾分年輕人特有的玩世不恭。

李老爺站在檐下團團一揖朗聲說道:「今日恰是鄙人二十五小誕,難得有這麼多鄉親來為我做賀,這是給了我李吳山天大的臉面。區區薄酒不成敬意,權做答謝諸位鄉鄰多年來的眷護之情,廢話就不多說了,大伙兒敞開了吃喝就好……」

既然李吳山李老爺都已經這麼說了,有些不大懂事的年輕人已經忍不住的伸手去摸筷子,準備風捲殘雲甩開腮幫子吃喝了。那些個年紀稍大的長輩則知道現在還不是開吃的時候。

畢竟這是李老爺做壽,坐下就吃終究顯得小家子氣,就算大家沒有送什麼真正意義上的賀禮,總應該說幾句好聽的話吧。

劉學究不愧是大旗庄的「首席知識分子」,第一個站起身來,從懷裡摸出一張皺皺巴巴的紙片子……那是他早就寫好的「祝壽詞」。

純粹是為了在李老爺面前賣弄自己的文采,這篇祝壽詞寫的文縐縐的,雖然沒有幾個人能聽懂,但卻一點都不妨礙劉學究搖頭晃腦的用吟哦語調高聲朗誦:「……本地善信李氏吳山者,為人豁達樂善好施,深得民風之望……使黃河如帶泰山如黍,安康順暢……順祝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劉老夫子真是好文采!」李吳山李老爺對這篇祝壽詞大加稱讚,笑呵呵的說道:「都說大丈夫三十而立,如今我已二十有五了,依舊是文不成武不就的混日子,可不敢想甚麼福壽綿長之事……哈哈,此間都是咱們大旗庄的熟人,客套話什麼的就免了,大傢伙共飲一杯吧!」

說話之間,李吳山李老爺端起酒杯,眾人紛紛舉杯相應。

只有劉學究這個不算是知識分子的知識分子稍微在內心深處嘀咕了一句:「你李吳山才二十五歲,就已經混成了遠近聞名的富戶老爺,比我們這些窮棒子好了千百倍都不止,怎麼也不能算是一事無成了吧?為何還是不知足的樣子?對了?李吳山李老爺到底是怎麼發跡的呢?」

說起李吳山李老爺發跡的詳細過程,估計所有人都有種雲里霧裡的朦朧感,誰也說不清楚他到底是怎麼發達起來的。只是依稀記得十年前還是個少年的李吳山流浪到了大旗庄,然後就一點兒一點的開始發家致富,在短短十年之內就有了今日的豐厚家業,成為本縣最大的富戶之一了。

大旗庄的鄉親們親眼見證了李吳山的發跡過程,但卻說不清楚他到底是怎麼從一個流浪少年變成富戶大老爺的。當然這些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眼前的宴席,再不趕緊下箸的話,那盤爆炒豬肝就要被別人吃光了……

看着鄉親們或者是羨慕或者是嫉妒的眼神,李吳山連一點飄飄然的感覺都沒有,甚至從來都不覺得自己是一個真正的成功人士,反而覺得很失敗,非常非常的失敗:「老子來到這個時空已經十年了,才混成了一個鄉下的土財主,真是愧對穿越者的身份啊!」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