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越崇禎,拒絕吊上歪脖子樹》[大明:穿越崇禎,拒絕吊上歪脖子樹] - 第8章(2)

>張皇后的故事,在南陽一帶流傳甚廣,老年人幾乎都知道這個故事。

可惜因為滿清殘酷追殺朱家皇族,和長達一百四十餘年、持續兩百五十餘年的文字獄,使得隻言片語不敢留於文字,只能口口相傳。

百姓們借托光武帝皇后陰麗華的故事,來傳唱此女,也有假託在唐朝張皇后身上來傳說的。

「皇帝說的哪裡話,這本是你我家事,亦是妾份內事。」

張嫣側身避開朱由檢的行禮,她揮手讓一眾小太監遠去,這才低聲道:

「陛下,方才來的時候,我與周妹妹商議了,若是事有不歹,陛下不要忘記了,我們在南方還有一個家。」

「南京?」朱由檢挑了挑眉頭,劍眉微微擰成了疙瘩。

「皇嫂可曾想過,若是去了南直隸,你我便淪為工具了啊!」

崇禎後期,原主可不是沒想過遷都南京的事。

朱由檢嘆息一聲:

「朕不止一次暗示忠臣,在朝堂上提出遷都的打算……」

「然而,此時的江南,已經淪為東林、復社等利益黨派的自留地,人家依靠海外貿易,數錢都數不過來了,他們又豈會給自己套一個緊箍咒。」

對於江南文人利益集團來說——遷都——這不是給自己挖坑么!

朱由檢苦笑:

「朝臣知道,以朕的眼力勁,一旦去了江南,必然能夠看清隆慶開海後,江南士紳將本屬於朝廷的海外貿易,轉嫁到他們身上的實質。

皇嫂你認為這些利益團體會善罷甘休?」

「於是,這些提出了南遷之人,不是被排擠走,就是被弄的丟官,甚至更有……」

朱由檢一聲長嘆!

在江南文人集團的阻撓下,崇禎想去南方——那是絕不可能的。

這就是為什麼崇禎最終弔死煤山,卻沒有遷都南京的原因。

張嫣瞪大了眼睛:「這就是朝臣反對南遷的原因?」

朱由檢點頭:「自我大明立國起,文人集團及利益集團一直都在對抗皇權,太祖時期就有南北榜案……」

這種現象,自太祖始至永曆終,貫穿大明三百年,就算手段酷烈的朱元璋,都不曾將這個現象消除。

「而今北方災禍不斷,朝廷不停地將富庶南方的產出,調運北方,救濟北人。

江南士紳無不視北方為累贅,甚至恨不得劃地自治!

朕,是他們的阻礙啊!」

張嫣難以置信道:「那為什麼他們屢屢要太子南下,坐鎮南京呢?」

朱由檢長嘆:「因為朕是天下共主啊!

朕登基十七年了,只要活着,天然具有超強的影響力,一旦南下,極可能是江南文人集團壟斷海外貿易的終結。

至於太子么……

太子南下之日,便是朕身死之時!

朕若是殉國了,太子……呵呵……」

讓太子去江南,無非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罷了!

後來的南明,換了那麼多皇帝,又有誰把朱家人當成一回事了?

那就是個夜壺——有用拎起來哆嗦幾下。

自己爽完了,就有多遠丟多遠去。

原主崇禎帝正是看透了這一點,才不同意這一套方案。

「太子年幼,士紳好控制啊。」

張嫣娥眉微黛,一張紅艷艷的櫻桃小口微微張開,雪白的貝齒咬在下唇上。

她沉思少許,猛然抬頭,滿臉都是不可思議:

「陛下的意思是他們要做曹操?」

「呵呵!」

朱由檢冷笑:「曹操,人家可一輩子都還是漢臣吶!」

「那群人?」

他的目光在張嫣不敢置信的臉上掠過,沉重的鼻息聲,只讓張嫣心中發沉,她彷彿置身冰海,冷的無法呼吸。

「皇嫂,你別看曹操被兒子曹丕安上了武帝的名號,人家征戰一輩子,打下的江山,懸掛的可都是漢旗!

而這群人呢?」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