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風華從掃平西域開始》[大漢風華從掃平西域開始] - 十三章 計劃擱淺

一名漢軍信使出現在地平線上。
張越心中不禁「咯噔」一下,心中升起一絲不安。
約莫半柱香的功夫,那名信使已是到達了張越身前。
「張都伯,這是軍侯給您的……」
信使小心翼翼把一個用蠟封著的竹筒遞給了張越。
「送這位兄弟下去休息一下……」
張越一邊吩咐,一邊接過竹筒。
拍開蠟封,裏面是一張用絹帛書寫的信件。
信件上面的字跡並不多,可張越卻看了老半天。
良久他才緩緩的收好信件,轉頭尋到信使
「請轉告軍侯,仆定不會讓軍侯失望……」
轉眼又是兩個月,一座標準的漢軍墩堡出現在了被命名為龍角丘的山丘上。
墩堡坐落在龍角丘的山頂,城牆高度在一丈左右,寬一步(5米),因為工期的問題牆建造的不算高,只有大門處高度達到了一丈三尺。
不過可不要小看了它的防禦力,因為想要正面進攻墩堡首先得爬上200米的龍角丘。
墩堡總長度大約150步,一眼泉水正好在墩堡的中央,墩堡內的北側建造了10間營房,主要供士卒居住。
東邊則是馬廄,戰馬平時就在此處,馬廄修建的比較大,這也是張越的一點小小的野心,他希望慢慢把自己手下的士卒全部訓練成騎卒。
如今已經完全進入了騎兵稱雄的時代,在這廣袤的西北大地,想要有所作為,騎兵是最好的選擇。
墩堡的西邊則是倉庫和指揮所,用於存放糧草和各種武器裝備。
南邊則是大門,張越計劃未來在南邊再修一條下山的大道,這樣一旦有警訊的時候,守軍就可以快速出擊。
在建造墩堡的過程中張越對自己的部下也有了細緻的了解,他的部下雖少,不過成分卻極其複雜,既有漢人,也有羌人、烏桓人、月氏人,甚至還有東胡人。
面對如此複雜的人員構成,張越自然不敢掉以輕心,他可不希望自己指揮的第一支軍隊變成後世的奧匈帝國軍一樣,還沒開戰人心就散了。
利用修築墩堡的這段時間,張越終於想到了一個團結手下所有人的辦法,那就是「化胡為漢!」
其實這也是個老辦法了,周人就是依靠着這個辦法,從周原這麼一個小地方,擴張到整個諸夏。
現在張越也打算用一用這個辦法,自古以來東方文明就不以血統為區分的標准,而是以文化認同來區別夷夏。
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張越打算嘗試使用後世夜校的辦法。
他計劃白天對士卒進行正常的軍事訓練,軍事訓練結束之後再用半個時辰的時間來教導士卒們讀書寫字。
張越在心中做好計劃後並沒有馬上行動,而是謹慎的尋來了李肆、蔡汀、張浩三人。
「諸君以為如何……」
張越並未隱瞞三人,而是把自己的計劃合盤托出。
「都伯,此事不妥……」
張浩首先提出了反對意見。
他的理由是讀書寫字,對提升軍隊的戰鬥力一點用處都沒有,反而浪費時間。
張浩的反對本就在張越的預料之內,所以並不感到意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