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烽火線,孩子王打出新世界》[穿越烽火線,孩子王打出新世界] - 第11章 要拔碉堡?

趙大魯想了想,從系統里取出一些牛肉罐頭,悄悄放到馬背上的布袋裡。

然後沖田小二喊道:「田小二!你帶幾個人過來!有好吃的!」

田小二幾個望着這平常難得一見的牛肉罐頭,涎拉子都快流到了腳面上。

趙大魯笑罵道:「看你們那點出息,以後這玩意兒多着呢!趕緊抱過去,給大家分分!」

王維若問:「這些東西哪兒來的?」

趙大魯把頭一揚,得意地說:「當然是繳獲的!」

他可不會告訴她這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要不然,這個娘們估計又要沒完沒了地嘮叨!

再說,這事也和她解釋不清楚呀!

不過,孩子們勇氣固然可嘉,但畢竟耐力有限。

看來,得想辦法找個機會把系統里的汽車取出來了。

就是不知道,除了自己外還有沒有人會開車!

……

經過將近一天的跋涉,在傍晚時分,保育院的隊伍已接近了敵人的第一道封鎖線。

不用望遠鏡,從山崗上用肉眼望上去,敵人的炮樓都清晰可見。

趙大魯命令大家停止前進!

讓王維若安排大家藏進小樹林,召集大家開個會,看如何順利通過鬼子的雕堡?

其實,一路上,趙大魯也想了好多辦法。

但是,這些辦法總是有這樣那樣的缺陷。

人命關天!

這可不是鬧着玩的!

一個不慎,就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傷亡。

趙大魯雖然有系統幫忙,目前看來除了物資和他熟悉進程外,也沒什麼特別給力的用處。

還是大家一起議議吧!

一人計短,眾人計長。人民群眾的力量更是無窮的!

夜涼如水,風聲陣陣!

據前去偵察回來的警衛班戰士劉廣利(上文書中的小劉)和張大山(上文書中的大張)介紹,前面的炮樓有偽軍一個班把守,兩挺機槍。

通常,鬼子在佔領區構築的碉堡工事常被大家叫做「炮樓」。而所謂的炮樓也並非我們大部人想像中的那種普通碉堡,這兩者是有區別的。

碉堡,是使用木、石、鐵或混凝土製軍事上的防禦建築物,它是完全或有部分埋在地下,用以防禦炮火,並作為自衛基地。常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冷戰時期。

炮樓則是有着一套完整防禦體系的工事。這個防禦工事的核心就是一個有着三至四層樓高度的大型碉堡(即炮樓)。

炮樓一般採用磚石結構或混凝土結構,可防禦輕武器和迫擊炮的攻擊;

炮樓周圍還遍布射擊孔,頂部還安裝有探照燈以便夜間搜索、發現目標。

探照燈的間隔時間很短,一般兩分鐘左右。

大型的炮樓更是以炮樓為核心的四周則由圍牆和若干小型碉堡組成,將炮樓周邊圍成一個完整封閉的工事。

炮樓內生活設施相對獨立,有自己的地下水井,也儲藏有一定的糧食和彈藥。

炮樓外圍還挖有壕溝,壕溝內外埋設地雷。在壕溝外側鋪設一層鐵絲網,以人無法通過為標準。鐵絲網外側是一片空地,空地上不允許有任何

猜你喜歡